一、“薅”字怎么读

“薅”字读法:hāo (第一声)。

释义:

1、用手拔(草等):~苗(间苗)。

出处: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:“其鎛斯赵,以薅荼蓼。”

白话释义:手持锄头来翻土,除草田畦得以清理。

2、揪:一把把他从座位上~起来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司徒兼侍中赠许国公神道碑铭》序:“自吾舅殁,五乱于汴者,吾苗薅而发栉之,几尽。”

白话释义:自从我的舅舅死后,战乱从汴梁发起,我抓了抓自己的头发,发现都快掉光了。

3、方言:揪。如:薅走了司机戴的羊剪绒皮帽。

扩展资料

“薅”字组词:

1、【薅刀】

释义:镰刀。

出处:李宪华《赶早送菜进北京》诗:“兵马列成阵,嚓嚓嚓……手持薅刀忙不停。”

白话释义:士兵和马匹列成方阵,嚓嚓嚓的声音不绝于耳,个个都手拿着镰刀忙个不停。

2、【薅田】

释义:耘田。

出处:元·王祯《农书》卷十三:“ 曾氏 《薅鼓序》云:‘薅田有鼓,自入蜀见之,始得集其来,既来则节其作,既作则防其笑语而妨务也。’”

白话释义:耕田有鼓声,自从进入蜀国以来,我发现许多人都在耕作却不说话,原来是为了防止欢笑声妨碍耕作。

3、【薅草】

释义:除草。

出处:明·谢肇淛 《五杂俎·地部一》:“水田自犂地而浸种,而插秧,而薅草,而车戽,从夏讫秋,无一息得暇逸,而其收获亦倍。”

白话释义:水田要先犁地然后才能播种,需要除草,用水车戽水,从夏天到秋天,没有一刻是闲着的,同时收获是也加倍的。

二、薅怎么读?什么意思 薅的读音和意思

1、薅,汉语二级字,读作薅(hāo)。是去掉之意。如薅草,即拔草。在东北、中原等地较为常见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写道:“其鎛斯赵,以薅荼蓼”。

2、除去杂草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:“其鎛斯赵,以薅荼蓼。” 朱熹集传:“薅,去也。”《国语·晋语五》:“ 臼季使,舍于冀野,冀缺薅,其妻饁之。” 韦昭 注:“薅,耘也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予之南巡,必躬载耨,每县则薅,以劝南伪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薅,耘去草也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水稻》:“稻苗渐长,复须薅;拔草曰薅。薅讫,决去水,曝根令坚。”

三、薅怎么读 薅怎么解释

1、薅,汉字,读hāo。是去掉之意。如薅草,即拔草。在东北、中原等地较为常见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写道:“其鎛斯赵,以薅荼蓼”。

2、基本释义:

(1)拔除田草 【weed;pull up;pull out】。如:薅马(古代农具的名称。专用于除草);薅草(除草);薅锄(除草锄地);薅耨(除草)。〈动〉薅hāo拔,去掉:薅草培土。

(2)泛指拔去 【pull out】。如;薅胡子(拔胡须);薅菜苗儿;薅秧(拔秧苗)。

(3)【方】:揪 【hold tight】。如:薅师傅的胡子;薅下几根头发;薅走了军帽;薅住领子。

(4)薅有连根拔起之意。如:薅草、薅几颗菜、薅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