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旗渠旅游景点介绍
红旗渠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,由红旗渠分水苑和青年洞景区组成,主要有红旗渠纪念馆,分水闸,络丝潭瀑布。红旗渠风景区获评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家地质公园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等称号,被称为中国水长城,在国际上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 ”。
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(原林县)西部太行山麓,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。该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,历时十年,绝壁穿石,挖渠千里,1969年4月全部竣工,原名引漳入林工程,后正式定名为“红旗渠”。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,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,插在太行之巅,曾轰动国内外,被誉为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壮举,有“人工天河”之称,同时也孕育而出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
河南林县红旗渠简介
红旗渠,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,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
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(今林州市)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,被人称之为“人工天河”。
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,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,历时近十年。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151座渡槽,开凿211个隧洞,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,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.6公里(山西石城镇~河南任村镇),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。
据计算,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,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绕行北京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。
红旗渠修建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。总投资12504万元,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,占37%,社队投资7878万元,占63%。参与群众7万人。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,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,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。
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,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。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,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,不畏艰险,翻山越岭,进行实地勘测。
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,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,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。1960年3月28日下午,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,深入洞内察看险情,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,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。
红旗渠的介绍
红旗渠在河南安阳林州市,属于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,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。红旗渠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非常艰苦的条件下,当时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艰辛,完成的一项引漳入林的工程,并且还被称为人工天河。
红旗渠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,而且在此工程开始到结束,削平了1250座山头,如果按照当时的工程技术的话,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是人民还是完成了,并且还是徒手完成的。这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奇迹,也是当时的人民艰苦劳动的成果。
一、红旗渠开凿面临的问题
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,修建红旗渠的话,其实要面临很多的问题。但是当时的林县因为物资以及技术还有水源的问题,再加上当时对形势的错估,导致修建红旗渠的时候,发生了一些问题。
经历过失败之后,当时的林县才逐渐意识到修建红旗渠本身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,而且还是一项旷日持久的“战争”。
修建红旗渠的时候,因为经历过渠道修错,给沿路的居民带来的一些麻烦以及修建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故,从而让人民知道做事情都是要循序渐进的。
当时的人民因为修建红旗渠需要住的地方,于是民工晚上便直接睡在山崖下、石缝中,大多都是以天为被,就这样露宿在山林中。
即便生活的再苦,但是当时的民工为了能够修建红旗渠,不怕吃苦,用着自己手中简陋的工具一点点的凿开,也就是这样才有了现在的红旗渠。
二、水是林县人的命
对于当时的林县来说,因为处于干旱时期,林县极度的缺乏水资源,因为干旱甚至导致林县有人死亡。因此,对于修建红旗渠的林县人来说,红旗渠就是他们的希望,是他们“生”的希望。
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,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,比如修建红旗渠的总设计师吴祖太,即便当时他的妻子因为救人而牺牲,母亲病故,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并未离开。在1960年,吴祖太进入隧洞勘察险情的时候,不幸被巨石炸中牺牲了,他的生命永远的停留在了27岁。
三、红旗渠带来的震撼
其实,只要去看过红旗渠的话,便会被红旗渠的伟大工程所震撼,甚至被当时的民工以及参与这项工程的人们所敬佩。因为是这些人才创造了红旗渠,才挽救了林县,才会有如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。
红旗渠的简介是什么?为什么被称为“人工天河”和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?八大奇迹都有哪些?
红旗渠,地处河南安阳林州市,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(今林州市)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(山西浊漳河)入林的工程。在历时近十年的工程期间,共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。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、宽3米的墙,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,被誉为“人工天河”、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
红旗渠总干渠墙高4.3米,宽8米,长70.6公里。分水岭为3条干渠,南北纵横,贯穿于林州腹地。一干渠长39.7公里,二干渠长47.6公里,三干渠长10.9公里。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、分干渠10条,长304.1公里;支渠51条,长524.1公里,斗渠290条,长697.3公里,合计总长1525.6公里,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.6公里。沿渠共建有“长藤结瓜”式一、二类水库48座,塘堰345座,提灌45座,库容共计6000余立方米。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,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,已成为“引、蓄、提、灌、排、电、景”相结合的大型灌区。
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,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。建设红旗渠,是一项惊天地、泣鬼神的伟大工程,它展示了中国人不屈、坚韧、吃苦、奋斗的伟大精神,是林州人民树在太行之巅的一座丰碑。如今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,而是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。
对于世界八大奇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大陆的说法,指的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七大奇迹(按建造时间从先到后):埃及胡夫金字塔、巴比伦空中花园、阿尔忒弥斯神庙、奥林匹亚宙斯神像、摩索拉斯陵墓、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的基础上,再加上中国的秦陵兵马俑。"第八大奇迹"在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定论,目前全球公认的奇迹只有七个。除秦陵兵马俑外,也有说法将中国万里长城、中国林州市红旗渠、 印度泰姬陵 、柬埔寨吴哥窟、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、梧州骑楼 等称为第八大奇迹。"世界第八大奇迹"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赞誉而不是确指 。
虽然说红旗渠被赞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,其实她对人类的贡献要远远超越原来的“七大奇迹”,甚至是它们的总和,因为只有红旗渠真正体现了自力更生,只有她是人民为自己而建造,只有她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。对人类而言,红旗渠不但是丰厚的物质遗产,更是巨大的精神财富,必将以光辉的篇章载入史册,彪炳千秋,永世传颂!
红旗渠简介
周恩来总理说新中国的两大奇迹,就是指红旗渠。同时也被外国友人称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,那是因为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,7万多干部群众前仆后继,献出生命和热血才通关的人工天河。
林县至古以来就缺水,地旱苗稀,农民只能靠天吃饭,多少人饿肚子。史料记载从明朝到新中国成立,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,大旱绝收30多次,庄稼颗粒不收,严重到“人相食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决定要改善林县人民的生活,把山西浊漳河的水“引彰入林”,彻底解决干旱难题。
1960年3月6日,正式开始红旗渠工程,命名的含义就是高举红旗前进。经过10年奋战,先后于1965年总干渠通水。修建期间真正体现了红旗渠精神,民工们自己动手,谁在山崖下,石缝中,没有房顶没有床,艰苦卓绝的体现了林县人民的吃苦耐劳,为修建红旗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。10年修渠过程中,住得再艰难,也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屋。
参与红旗渠建设的群众有7万余人,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自己的生命,这是用鲜血换来的第八大奇迹。
1990年,林州按照上级指示开发红旗渠景区,建成了红旗渠纪念馆,分水苑,青年洞,络丝潭三个景区。通过修整规划,昔日的红旗渠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,吸引着中外游客游玩。
2002年,红旗渠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,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6年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区。
分水苑风景区是一个园林式风景区,距市区18公里,这里景点规划有序,山水秀丽,行走其间尽情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之美。
青年洞景区,靠断壁凿出,从大山中穿越而过,雄丽奇特,让人为之震撼,还可以体验坐一下游艇,从青年洞里穿行,看着一块块人工凿出的痕迹,不得不佩服红旗渠精神!
还有络丝潭景区,又名天桥断,有大段的跌水,还有漳河名胜“小三峡”,可以坐游艇畅享美丽山水风光,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、神秘莫测的“神龟洞”,绝对值得一游。
红旗渠是太行山上的一条靓丽风景线,体现林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,建议中华儿女们都能去畅游一番!
红旗渠简介是什么?
一渠绕群山,精神动天下。
上世纪60年代,十万开山者,历时十年,绝壁穿石,挖渠千里,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,插在太行之巅。
在具有”北雄风光最胜处”的太行山上,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期间。其工程之艰巨,工程美学价值之高,堪称人间奇迹,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。红旗渠旅游黄金线路由红旗渠分水苑和青年洞景区组成。
分水苑景区,红旗渠总干渠到此一分为三条干渠,南去北往延伸林州腹地。1965年4月5日,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庆典在此举行。苑区主轴景观带上分布着水利科普园、精神之柱、演艺广场、红旗渠纪念碑、中南海的翠柏、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和红旗 渠总干渠、一干渠、二干渠等,与红旗渠纪念馆一起构成虚实结合的景观群落,呈现出现代与古朴兼而得之的风貌。
红旗渠纪念馆通过515米长的展线,采用空间环境、雕塑、绘画、多媒体等艺术手段,营造了再现历史、触摸历史、穿越历史、对话 历史的效果与氛围,从而使人们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,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,不负今天的使命重托。
红旗渠精神:
1、劈山填谷,工程艰巨,改变了河山旧貌。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,到1969年7月建成,历时10年。总投工3740.2万个,总干渠长达70.6公里,干渠、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,削平了1250个山头,打通了211个隧道,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。
2、困难时期办大事,展示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。红旗渠开工时,正值三年困难时期,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封锁、制裁我国。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,毅然上马红旗渠项目,"流自己的汗,干自己的事",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,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。
3、结束了林县人民一直缺水盼水的历史,为提高群众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解决了全县人畜吃水困难,而且把大部农田变成了水浇地,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,为逐步实现工业化、现代化、城镇化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