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皇贵妃与贵妃有什么区别?

表面上来看,“皇贵妃”相对于“贵妃”,其实就多了个“皇”字,然而就是多出来的这个皇字,让皇贵妃与贵妃就完全不同了。贵妃与皇贵妃在古代都属于高品阶的妃嫔,主要授予宠妃,皇贵妃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皇帝觉得“贵妃”封号无法表现对妃嫔的宠了,所以冠以“皇”字。

古代后妃的封号之中,原本除了皇后,其余妃嫔封号都没有“皇”字,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原本就是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的存在。皇贵妃只存在于明清两朝,明朝皇贵妃是比贵妃更受宠的妃嫔封号,而清朝的皇贵妃则更进一步,位比副后,能够被册立为皇贵妃的不是下一任皇后,就是死后因受皇帝恩宠而得。

按照明朝史籍记载,第一位正式拥有皇贵妃名分并且得到朝廷承认的是明宪宗宠妃万氏,然而最早被称为皇贵妃的,则是宪宗的祖母,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氏。孙氏原本是宣宗的贵妃,极受宠爱,而当时宣宗正宫皇后胡氏膝下无子也不受宠,宣宗本想废了胡氏改立孙氏,却遭朝臣与皇太后反对。宣宗看着不能让挚爱做皇后,便在其贵妃封号前加一“皇”字,授予原本只有皇后才有的金宝,“皇贵妃”之衔由此诞生。

而贵妃的历史,则比皇贵妃悠久太多。汉晋时期大多承袭旧制,皇后之下设立三夫人,南朝宋时正式出现“贵妃”的封号,隋唐时期成为定制。贵妃是众妃嫔之首,在皇贵妃出现之前,很长时间内都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姬妾封号。明朝时期,后宫妃嫔的封号非常繁杂,然而在前期,贵妃依旧是所有妃嫔中最尊贵的一个。

明朝出现的皇贵妃,其实就是锦上添花——觉得贵妃还不够尊贵。明朝后宫制度相当沉冗复杂,规制也比较混乱,不同品阶的妃嫔人数方面并没有明确的限制。明朝甚至出现过两位皇贵妃同时被封立的情况,比如明世宗嘉靖十九年,王贵妃、沈贵妃与阎贵妃同时晋封皇贵妃,而当时阎贵妃已薨,王贵妃与沈贵妃仍旧在生。而到了清朝,皇贵妃明确只设一人,在后宫位比副后,绝无可能两位皇贵妃同生。

清朝承袭明朝的相关制度,并且进行了诸多更改,后宫妃嫔制度方面,清朝的等级更加森严也更加明确。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、贵妃两人,四妃六嫔,贵人与贵人之下的低阶庶妃没有人数限制。清朝时的皇贵妃,地位相当于副后,品阶极高,从不会轻易册立。而清朝的贵妃也明确限制人数为两人,贵妃的地位稍低于皇贵妃,但也够不着副后的地位。

从皇贵妃最早诞生的原因就可以看得出,皇贵妃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究竟如何。明朝时期礼法森严,何况皇后虽大多出身清白可未必受宠,皇帝对于宠爱的妃嫔,既不能册立其为皇后,那就只能在旁的地方弥补了。皇贵妃这个封荣,就是对于这些宠妃的格外恩宠。随着时间推移,皇贵妃也成为了一种荣誉,那些家世不低、生育子嗣于皇族有功者,也有机会被晋封为皇贵妃。

有些港地清宫剧之中,后宫妃嫔动不动就被册封为皇贵妃,简直信手拈来,而事实上哪怕是明朝,皇贵妃的册立也没那么容易。皇贵妃地位太高,尤其是清朝,若非中宫之位空悬,那么皇贵妃就是对皇后的莫大威胁。清朝的皇贵妃,大多都是妃嫔临终冲喜或者死后追封,要么就是继后的铺垫,与皇后分庭抗礼的皇贵妃极少。一般没有皇后,就由皇贵妃主理后宫,不过凡事也都有例外,比如雍正帝元后薨后,晚年真正在后宫主事的是乾隆帝生母熹贵妃钮钴禄氏。

简单来说,贵妃是妃嫔之首,而皇贵妃就是升级版的妃嫔之首,也是中宫无人后,新皇后的预备人选。

二、清朝的贵妃与皇贵妃有什么区别?区别大吗

区别:

1.皇贵妃是皇帝的妾中最高的一级,贵妃则是妾的第二级(皇后不算妾,算是正妻)

2.皇贵妃位同副后,晋升为皇贵妃的妃子一部分是为了给冲喜,一部分是为了当准皇后,先当皇贵妃管理后宫事务。可以管理后宫事务,与皇后不可同时存在(例:清朝个皇后与皇贵妃并存的现象在乾隆朝。当时那拉皇后断发,令妃被封皇贵妃,此时那拉皇后的皇后位分名存实亡)贵妃可以和皇后并存

3.贵妃可以有两个,皇贵妃只能有一个

4.贵妃和皇贵妃都有八名宫女服侍

5.册封贵妃用金册,册封皇贵妃用金宝金册

6.皇贵妃与贵妃均为一宫主位

7.皇贵妃年薪银两800两,贵妃则600两

8.穿戴饮食方面皇贵妃比贵妃好一点

9.皇贵妃位在贵妃之上

区别还是比较大的

三、皇贵妃和贵妃区别是什么?

皇贵妃与贵妃的区别:

1、皇贵妃比贵妃高一等级,仅次于皇后之下。若宫中没皇后,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。

2、在南北朝设立贵妃之后,贵妃是仅此于皇后,后宫第二尊贵的封位,比从这开始贵妃要高于夫人。直到清朝,后宫中已不再有夫人这一等级称谓。

3、到了明清,明宪宗又在贵妃之上,皇后之下,设立了皇贵妃。因此明清时期皇贵妃是唯一高于贵妃等级的妃子等级。

皇贵妃,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。明朝创立,清朝沿用,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。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。

皇后简称为后,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(皇帝)正配的称号。“后”与“後”,古已有之。“后”字原指君主,以前的夏启就称作夏启后,后引申指“君主的妻妾”,这是一个位称谓,而不仅仅是”皇帝后面的女人“。

因为汉字被简化的原因,我们习惯将”后“与”後“两字均合并为”后“,取其”后面“的意思。这是误解。在以前王朝运作中,外事五权,内事五枚。五枚均为”后“所执掌。

四、皇贵妃和贵妃之间有什么区别?

皇贵妃和贵妃之间的区别就是等级差别,他俩之间相差一个档次,比起贵妃来,皇贵妃更高一级。在后宫没有皇后的情况下,皇贵妃就是后宫之主。

皇贵妃和贵妃都是古代君王后宫妃嫔的一种名衔,除此之外关于君王的妃嫔还有很多名衔,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说了,我们来说一下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吧。

第一,皇贵妃和贵妃比起来,皇贵妃的级别更高,但是最早出现的是贵妃头衔。

贵妃这一头衔是起源于南朝时期的,那个时候的贵妃也属于是个很高的级别了,相当于首相,在后宫里,贵妃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后的,从南朝往后,就一直都有贵妃这个头衔,比如唐朝时期著名的贵妃杨玉环。但是元朝除外,毕竟元朝也不是 汉人统治,所以很多方面他们不会沿袭汉人的规矩。而皇贵妃头衔是起源于明朝时期,君王在贵妃的基础上增加了皇贵妃这一头衔,并且在后宫没有皇后的情况下,皇贵妃就是后宫之主,可以行皇后之权。

第二,除了地位上的区别以外,皇贵妃和贵妃的待遇也是不同的。

首先是服装上的差别,皇贵妃的服饰比贵妃的服饰档次高了很多,比如说在清朝的时候,皇贵妃的服饰和皇后的服饰是大致相同的,只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有所差别,比如说上面的珍珠装饰,还有花样等。而且皇贵妃是有金册金宝的,但是贵妃只是有册无宝。

第三,出行的仪仗规格也不同。

能够成为皇后的,大部分都是在皇贵妃的基础上提拔上去的,当然也有一些特别受宠的女子,或者是有手段的女子会被君王青睐,直接提升位份,皇贵妃和贵妃之间还有一个区别,那就是她们出行的仪仗也不一样。